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大数据发展:包容性生态塑造竞争优势 | 社会科学报

中数课题组 社会科学报社
2024-09-03


当前,数字化转型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城市数字化成为各国争夺竞争制高点的新赛道。《大数据蓝皮书: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No.6》延续上年度研究视野,聚焦全球22个重要城市的数字化实践及其成效,指出数字化力量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生产力。



原文 :《包容性生态塑造竞争优势》

作者 | 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课题组

图片 | 网络


数字转型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及动力变革,全球进入数字经济新时代。数字化发展赛道上,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加快制定和实施数字发展战略,推动数字要素与各个领域加速融合。对于城市来说,数字化力量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生产力,城市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就是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水平,数字竞争力就是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更加均衡、普惠的数字全球化正加速演进。本报告的指标体系涵盖数字创新、数字产业、数字治理、数字服务、数字安全五大维度。


数字创新能力:后发城市积极追赶


根据全球重要城市数字创新能力分指数得分与均值比较情况,中国北京、深圳、上海、香港四个城市得分排名均位列前十,其中北京、深圳、上海雄居前三,数字创新取得重要突破。其他老牌强市如新加坡、首尔、纽约、伦敦、洛杉矶等均位居前列,创新底蕴依然深厚。从整体得分波动来看,22个评估城市的数字创新能力得分标准差仅为3.84,反映了各城市在数字创新方面竞相追赶的发展态势,也反映了后发城市紧盯数字化前沿,持续补强短板,努力缩小与先发城市之间的差距,力争在数字化赛道上夺得一席之地的积极作为。


从数字创新能力各指标表现来看,在数字投资方面,数字创新能力排名前十的城市综合实力较其他城市突出,欧美城市整体实力较强,东京该单项指标位列第一,表现颇为突出。在数字人才方面,各城市分指数得分较为均衡,重视人才的核心作用及加大培养力度成为各城市的基础性共识。数字基建方面,中国及其他亚洲城市综合表现较好,数字化发展的支撑基础更加牢固。从全球科技创新投资来看,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全球研发投入TOP2500家企业的行业分布中,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制造占比23%,ICT服务占比16.9%,数字技术领域研发投入逐年加大。在数字人才培养及数字基建普及方面,各先发城市推出了各类人才培养计划或方案,加速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抢占数字化先机,其他城市纷纷效仿,数字创新氛围显现鲶鱼效应。



数字产业能力:数字“三新”异常活跃


根据全球重要城市数字产业能力分指数得分与均值比较情况,22个评估城市得分均值为9.55,13个城市得分未达到这一水平,占比59%,反映出全球城市间数字产业能力尚存差距,多数城市整体数字产业发展略为滞后。若以均线划分,均线以上城市分指数得分标准差为2.56,均线以下城市分指数得分标准差为1.72,表明两个梯队内城市间发展实力皆比较接近,并且后发城市发展更为均衡。


从数字产业能力各指标表现来看,新经济方面,纽约保持了强势地位,洛杉矶、伦敦、北京、东京、上海等城市紧随其后,属于数字经济发展领先梯队。新金融方面,中国城市北京、深圳、上海居前三,其他亚洲城市如迪拜、新加坡、雅加达等表现也很亮眼。新贸易方面,阿姆斯特丹、迪拜得分分别为7.14和6.95,远高于位列第三的新加坡4.05的得分,可谓双星闪耀,凸显了两城在外商投资领域和交通便利方面的极大优势。



数字治理能力:数治赛道竞相追赶


根据全球重要城市数字治理能力分指数得分与均值比较情况,22个评估城市数字治理能力分指数得分基本按每三个城市为一组呈阶梯状分布,整体层次性特征较为明显,所有城市得分均值为7.53,均值线上下城市数量各占五成,各城市评估得分标准差为3.41,整体发展相对均衡,这从侧面反映出各城市数字治理综合实力在数字化发展赛道上呈现竞相追赶之势。从个别城市的表现来看,得益于数据开放共享、智慧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为,上海、深圳、北京三个城市高居榜单前三,治理场景突破成效显著,数字治理势能突出。


从数字治理能力各指标表现来看,在治理基础方面,各城市数据开放共享表现尤为突出,70%左右的城市尤为重视数据开放共享,整体发展呈现大繁荣之态。在数字参与方面,亚洲地区城市表现较好,欧美地区城市发展相对滞后,这一结果更多地可能与各个城市的数字治理应用程度及国家制度差异有关。在线服务方面,技术基础较为发达的城市表现更为突出,这与疫情下各城市线下服务向线上服务转移时数字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的趋势和判断基本吻合。



数字服务能力:发展落差相对明显


根据全球重要城市数字服务能力分指数得分与均值比较情况,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深圳、北京、上海、雅加达、新加坡、首尔等城市皆来自亚洲地区,传统老牌欧美城市得分排名相对靠后,亚洲城市表现尤为突出。从整体表现来看,22个评估城市数字服务能力分指数得分走势呈类河谷状,部分节点落差明显,得分最高的城市深圳接近20,而得分最低的城市东京为1.07,评估城市得分均值为9.40,仅有8个城市超过这一水平,占比仅为36%,表明22个全球重要城市中多数城市数字服务发展相对滞后,呈现出的陡峭走势也反映出各城市在数字服务领域的发展不均衡,整体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从数字服务能力各指标表现来看,企业服务指标以营商环境水平为代表,结果显示,亚洲地区城市整体表现优于欧美地区城市。作为极具吸引力的投资意向地,西亚城市迪拜列第四位,得益于其能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数字服务。在个人服务和社会服务方面,评估从网上求职便利度、智慧交通发展、网上医疗服务及共享单车渗透率等维度展开,更多是针对个体的,是数字生活服务的主要方面。由评估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城市尤为重视以个人服务与社会服务为代表的民生领域的数字服务发展,两项二级指标评估得分平均值皆超过3.5,是企业服务评估均值的2倍以上,呈现“两大一小”的融合发展之态,数字服务整体发展较快。



数字安全能力:两极分化异常突出


根据全球重要城市数字安全能力分指数得分与均值比较情况,22个评估城市总体得分呈现两极分化,即表现突出的评估城市得分较高,而表现不佳的评估城市得分略低。就发展均衡情况来看,22个评估城市数字安全能力分指数得分均值为7.01,仅有8个城市得分超过这一水平,占比不足四成,评估得分标准差为3.92,极差超过14,可见各城市数字安全综合实力差异较为明显。


从全球数字安全形势来看,网络安全事件频发,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以数据泄露为例,根据Imperva发布的报告,自2017年以来,全球网络攻击泄露数据记录的数量平均每年增长高达224%,仅2021年1月报告的泄露记录的数量(8.78亿)就超过了2017年全年的数量(8.26亿)。城市作为数字安全的首选战场,是维护国家数字安全的主阵地。因此,全球各城市应把加强数字安全能力建设与推动城市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城市安全体系与数字体系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城市级数字安全基础设施,构建面向未来和适应发展的新一代安全框架和系统,实现数字城市稳健运行。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12期第2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关注 | 运用大数据,打通民生服务“堵点”

关注 | 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更要看到“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社会科学报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